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对投饵区进行增氧的效果评价-养殖技术-中国养殖
池塘的溶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指标,溶氧的变化是水体中溶氧来源和溶氧消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变化对水质和养殖对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在高密度精养养殖池塘中,由于放养量大极易造成池塘缺氧,尤其是在投饵区鱼类聚集摄食时会导致投饵区溶氧急剧下降。投饵区的低氧状态会导致鱼的运动能力下降,摄食量减少,饵料系数增大;同时,鱼类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可导致其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可以说投饵区的低氧状况危害巨大。
经我们实践,采用底部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把含氧空气直接输送到池塘底部,从池塘底部由下而上向水体扩散补充氧气,可有效缓解投饵区的缺氧状况。
一、实验池塘基本情况
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示范塘高产5号塘:面积约7亩,水深2.5米,高密度精养土池,主养鲫鱼,混养草鱼,套养花鲢、白鲢,目前的池塘载鱼量为2727公斤/亩左右。
二、实验方法
于7月连续晴朗的天气下(16-17日),测定11:00-11:30投料期(投喂前、投喂中、投喂后)投饵区上层与底层溶氧在开微孔增氧与不开微孔增氧情况下的DO变化,同时记录投喂量以及养殖对象在投饵区的滞留时间。
三、测试仪器
便携式溶解氧测试仪
四、结果分析
1、投饵区溶氧
在不开启微孔增氧时,投饵前投饵区上下层水体溶氧分层明显(上层溶氧3.16
mg/L,下层溶氧1.91
mg/L),溶氧差达到1.25mg/L;投饵时上下水层溶氧均降到2mg/L以下(上层1.96mg/L,下层1.91
mg/L),最低时达到了1.5mg/L;投饵后上层溶氧明显回升,而下层溶氧依然保持在2mg/L以下(图1)。
在开启微孔增氧时,投饵前上下层水体溶氧分层现象消失,且均保持在2mg/L以上(上层2.32mg/L,下层2.11
mg/L);投饵时上下水层溶氧依然维持在平均2.3mg/L,且微孔增氧可以提高投饵区溶氧约0.8mg/L;投料后上下水层溶氧仍保持稳定升高趋势(图2)。
2、投饵区鱼群聚集时间
在不开启微孔增氧时,鲫鱼在投饵区聚集时间较短(约30分钟),表现为开始投喂时缓慢聚集,投喂结束后迅速离散;在开启微孔增氧时,鲫鱼在投饵区聚集时间较长(约35分钟),比不开微孔鲫鱼在投饵区聚集时间延长16.67%,表现为开始投喂时鱼群迅速聚集,投喂结束后延迟离散(图3)。
3、投喂量与摄食情况
不开启微孔增氧情况下,投喂量为
75Kg(150#通威鱼用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大于36.0%),鲫鱼吃食情况一般,投饵区水面有少量饲料漂浮。
在开启微孔增氧情况下,投喂量100Kg(150#通威鱼用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大于36.0%),鲫鱼吃食情况良好,投饵区水面无饲料漂浮现象。
综上所述,微孔增氧不仅能够明显增加投饵区溶氧含量,且消除溶氧上下分层现象,有效的促进养殖对象摄食能力,提高饵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