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飞去来器
罗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银川市)
一、洋海墓地的飞去来器
由于*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多风少雨,夏季气温奇高,所能保存下来的古代遗物异常丰富,尤其是一些其他地区如*土高原、蒙古高原难以保存的东西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的了解。数年前,鄯善洋海的一、二号墓地,发掘了属于公元前8~10世纪两百多座墓葬,是北方畜牧民族遗存在近年最重要的发现,木制品是最需
洋海墓地出土的木质物品,大都保存完好。木器在随葬品中属大宗,有木桶、盘、盆、杯、罐、钵、弓箭、纺轮、梳、取火板、钻杆、箜篌、鞭杆等。本文要讨论的所谓的“曲尺形木器”,《简报》称之为“曲棍”。一号墓地共有3件,其中一件来自M号墓,另外二件报告中没有提及。二号墓地M、M、M号墓各出1件①。这样,洋海墓地共出土6件“曲尺形木器”。一般来说,洋海墓地随葬品的基本特征是:女性多随葬纺轮、梳子等,男性则随葬弓箭、“曲棍”、马鞭(图一)等②。全部详尽的报告没有公布,有关“曲棍”与墓葬本身的关系我们暂无从讨论,不过称“曲棍”与男性有关联,可以从信。
标本M∶4,曲尺形。一端较短,一端较长。短端呈椭圆形,头稍大,扁圆状,中部渐细,刀削痕迹明显。角端略凸起一瘤。长端稍向外撇,扁圆,由粗渐细,柄部尖圆,削一凹槽,便于把握。通体经过打磨。短端长20、宽4.4厘米,长端长34.4、宽2.8厘米,夹角度(图二,1)。标本M∶2,曲尺形,漫圆角。短端,扁平,头稍大,椭圆形。长端由粗渐细,中起一脊,削刻出一手柄,柄端尖圆。握柄处有两穿孔,扁皮条穿过。长端曲折处断裂后修复,修复过程是先在断裂处打穿孔,约有20多个,然后由皮条穿过捆帮,有的孔中用木钉嵌镶加固,最后用羊皮粘胶蒙固。短端长31、宽5.8厘米,长端长55.6、宽4.5、厚1.5厘米,折角85度(图二,2;图三,1)。
这类曲尺形木器,由一根完整的木棍,弯曲削制而成。短端扁圆,长端细长,柄部刻成圆形,长10厘米,便于把握。除去一件由胡杨木制成,其余均柽柳木制成。加工过程可能先选一根长短合适的柳木,最好稍有弯度,用火烤加热的办法,强力弯曲至合适的角度,削去多余部分,大致成形,表面加以打磨而成。
虽然,报告的作者已将这种木器定名为“曲棍”,就其形状而言大体不错,并正确地判定“疑为投掷狩猎用具”。但我想从器物的功能出发,将其定名为飞去来器(Boomerang)可能更为准确一些,乐为学界所见。
洋海墓地出土的飞去来器虽然称得上是少见,但对*地区来说却不是唯一的发现。哈密地区的五堡墓地就曾出土一件自然弯木的制成品③,陈星灿将其定名为飞去来器④。在发掘者的帮助下,笔者也曾仔细地观察了这件飞去来器。短端底部平齐,上部呈半圆形,夹角较大,度。长端上大下渐细,柄部作椭圆状。短端长25、宽9厘米,长端长45、宽7.2厘米。通体有削痕,弯曲角稍有裂纹(图四,1)。
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中出土过一件所谓的“木件”,呈曲尺形,一端较粗,断面呈方形,一端由粗渐细,也与弓箭之类同出(图四,2),墓地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⑤。
二、澳洲的古老武器
投掷石块或木棍,是原始人类使用的最古老武器之一,它延长了或者说是缩短了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人类最原始的工具或武器莫过于木棍,木棍的使用使人类的臂长延伸,让人类这种行动速度相对迟缓的动物免受凶猛物种的侵害。短棍作为投掷武器似乎比石块更容易把握,而且可以扔掷的更远,因而深受一些民族的喜爱,典型的飞去来器,被认为是从木棒发展而来,人们在很早以前的狩猎活动中,持木棍向动物投掷,用来伤及动物。根据澳大利亚土著的传说,年老的部族首领在思考,如何能打中远处的袋鼠和树上的动物,他锯下了一截木棍,经过反复试验,扔掷出木棒又能重新回来,这就叫曲飞棒⑥。用木棒扔掷动物,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打伤猎物的腿,以便活捕动物。现代秘鲁人能在远得惊人的地方,投掷他们的圆头狼牙棒,打断羚羊的腿⑦。原始人为了捕获食物,常常要徒步步行数百公里,他们也比赛投掷石块和木棍。后来逐渐地发展成弧形棍,将其投掷出去后随着一定的角度变化,能够改变方向而形成杀伤力。在澳大利亚Adelaide泥煤沼泽地西南,曾发现了曲飞棒,据C14测年,它已经有1.1~1.5万年的历史⑧。这样,距今已经非常遥远了。
飞去来器是人类天才创造的结果,加上一个短曲可以飞行更远,轻松地飞出五、六十米。在空中旋转飞行中突然改变方向,即使没有击中预定目标则可回转原地,大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中部的砂岩岩壁上,就发现V字形“杀手”飞去来器,这是关于这件武器图案的复原图(图五)⑨。美洲的印第安人、印度中部达逻毗荼部落都有类似飞去来器。古埃及的飞去来器据说是用来狩猎水鸟的,并有巫术的含义。当然,飞去来器存在于现代部族中人们最熟知的还是澳大利亚。
俄国旅行家岑麦曼在19世纪80年代的阿得雷德市郊曾经观察过澳大利亚土著表演自己的飞旋技术:
这位澳大利亚人抛出他的形似镳刀、由一端到另一端连弯曲计算在内全长约一俄尺的平凡的木质工具。飞去来器很高地在空中旋转着向前飞行约三百步,走了一条抛物线,眼看下降了,但离地还约有二十步,它突然翻上去,向原地飞回,重新走了一条抛物线,最后落在土人跟前。另一次,黑人这样投出他的工具:它向前飞了一程,然后在空中转向一旁飞去,还没落地,就再一次转向另一旁飞去⑩。
更早些时候,探险家托马斯·米切尔(ThomasMitchell)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土著人部落中也观察到了人们使用飞去来器的情况:
飞去来器是一种细薄而弯曲的发射器,它能够在手中被灵巧地投掷。在空中升起后,它与通常物体的运动抛物线是背离的,运动的途径呈弯曲状,尽管如此,它却仍然在操控之中。它有2英尺四英寸长,是用合金或者其他硬木材料,削制而成的,通常大约有9.5盎司重。飞去来器是用手握的,但不象马刀,更象是镰刀一样,凹面朝着投掷者?。
飞去来器看似有些神秘的运动轨迹,在登陆澳大利亚的早期探险家、殖民者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土著人对这种武器的运用,使探险家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似乎能非常精确地决定飞去来器速度,怎样转弯,在哪里结束,回到自己的身旁。这样以来,探险家们有了一些夸张的记述,有位目击者声称,飞去来器被抛掷者扔出去后,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几分钟,才回到抛掷者的身旁?。
三、飞去来器猎取的目标飞禽群
吐鲁番洋海墓地大约是公元前0年以前的一处墓群,从随葬的器物看,经济形态以畜牧经济为主,普遍有牲畜殉葬,主要是羊,还有马、牛、狗等。遗物以陶器和木器为大宗,其次是铜器,陶器主要是容器,毛织品、皮具、马具和武器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原始农业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不小,畜牧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狩猎活动成为很好的补充。墓主人有非蒙古人种的一些明显特征。
出土飞去来器的墓葬,大约有十余座,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墓主基本上都是成年男子,如M,约50岁;M,约45岁;M,约30岁。除男女合葬墓外,有7座是单身男子,即使合葬墓,飞去来器也会放置在男性身旁。伴出的其他物品有7座墓是弓箭13,那么飞去来器也应该是用作武器。
澳洲发现的飞去来器,最初人们以为是狩猎袋鼠等动物的工具。随着了解地深入,飞去来器的性能逐渐地被认识到,如果飞行太高就不能击中目标,太小或太轻则对大型的动物袋鼠之类,根本不具备杀伤力。按照人们已经了解的发射角度和飞行原理,飞去来器是要站在顺风的地方投掷。投掷时正确的方法是竖向发射,它在气流中旋转着飞向目标,并在风的作用下急剧转弯,回到身边。飞行原理非常复杂,通过自身旋转产生升力,利用自己特殊的形状来改变方向,这种空气动力学原理使专业物理学家都深感困惑,他们无法简单地预料结果。因为,在飞行中有两种运动,不但在空中飞翔,自身还在不停地旋转,飞行中具有空间高度是其必须具备条件之一。它在捕猎方面的功能明显地受到局限,土著人利用飞去来器猎捕袋鼠等大型动物,被认为是一种虚构。事实上,飞去来器仅仅在投掷那些密集聚居的鸭群、鹅群或其他飞禽群时,才能非常有效。抛向天空的飞去来器,往往会击中二、三只飞禽;另一个优点是,没有击中猎物,它会飞回狩猎者的手中,降低使用者的成本,以便再次尝试14。阿德莱德泥炭沼中的飞去来器,当然就是击中猎物后,人们不便回收的遗留物。埃及人在狩猎时使用回飞棒来猎杀飞禽,在埃及约公元前年底比斯墓葬中的壁画上一名狩猎者高举回飞棒抛向一群飞翔野鸭群(图六)?。
洋海、哈密出土的这种飞去来器,到底是如何发挥其效能,当然要从出土物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起。
吐鲁番与哈密盆地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盆地,吐鲁番盆地在天山山脉之间,西北与西南均被天山所环绕,是一处封闭的盆地。盆地中有艾丁湖,为全国最低之处。吐鲁番和哈密非常干旱,年降水量哈密不足10毫米,吐鲁番也只有十几毫米,年积温都很高,平均也有十几度。这样的气候条件,几乎没有土壤的石质山上寸草不生,没有植被。盆地边上的山脉呈东西走向,北流的水系穿过山脉,向南流入吐鲁番盆地,形成山口绿洲,古代的先民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上。洋海墓地位于火焰山的南麓,向北就是著名的土峪沟。土峪沟是一条南北向的冲沟,将火焰山从中截断。沟口的北端是一条河流,维吾尔语将河流的上游称之为苏贝希,汉译苏巴希,意思是水的源头。洋海墓地主要分布在土峪沟向南的三块高地上,台地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三块台地相对独立,已经发现的墓葬在4座以上。有九条古代(?)东北———西南向的坎儿井从墓地穿过。坎儿井的走向,与河流方向大体一致,现在已经干涸。目前的水文情况,并不一定能代表数千年以前洋海时期的地表情况,但大致相差不会太远,因为现在的状况毕竟不是短时间可以形成的。
洋海墓地约有5.4万平方米,位于荒漠戈壁上。墓葬报告中也叙述了一些树木、植被情况,可以作为推测当时环境的依据。墓葬中铺设棚或底部使用芨芨草、骆驼刺。盐生草甸的植被主要有芨芨草(Lasiagrostissplendens)、骆驼刺(Alhagipsaudalhgi)等,这两种植物都在洋海墓中大量出现。地下水位较高之处及湖泊周围,除长有骆驼刺外,还有芦苇、柽柳、胡杨木等稀疏灌木。芨芨草、骆驼刺之类耐旱植物,虽然对于生长环境中的水资源要求并不很高,但芦苇(Phragmites
在洋海墓地的木桶上有一些动物纹样,刻划的动物有鹿、羊等食草动物,还有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狼、虎等。最与本文讨论内容有关的是一件出自M的木桶,上下饰以黑白相间的三角纹,中间则是一个鸟,鸟仅存前半身,鹰嘴鹄目,特征非常明显(图七)?。虽然木桶上的动物纹样,并非一定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将雕刻者行为理解为某种传承或经验的结果,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这些推测不误的话,可以想像,洋海时期,距墓地不远处有草甸草原、沼泽、湖泊。水源来自苏贝希,沿土峪沟流入吐鲁番盆地,形成小绿洲。沼泽、湖泊中的野生动物,除鱼类而外,还有水禽,这些地方也是水禽理想的栖息地。洋海先民们使用了飞去来器做为狩猎工具,最主要的对象就是水禽,这种情形与飞去来器在澳洲的使用情况非常相似。洋海飞去来器正是按照这种需要而产生的理想武器,有了它可以对水禽群实施精确打击。
四、洋海与澳洲飞去来器之差异
澳洲的飞去来器,两翼完全相等,表面光滑,外身圆润,呈弧度夹角,外侧基本呈弧形。角度方面并无太多的规限,从40°到°的夹角都有。不过,以现在可以飞翔的飞去来器来看,有一个特征需引起注意,器表断面呈弧形,底部则平直,但一端刃部向内,另一端刃部则在外侧(图八)。刃部在内侧者称为导引端(Leadingedge),刃部在外侧者称为追随端(Trailingedge)。依照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中刃部迎风面较小,弧形面有利于空气通过。
除去较早期的杀手棒(Killer-stick)(图九),飞去来器则朝双翼均衡的方向发展。由于杀手棒抛掷之后,也有向回飞行的功能,有的并不能回飞,它们都有同一个名称Bumerang。早期的殖民者所采用的这个词汇,来自已经消失了的新南威尔士(Wales)的Tharawl和Daruk部落的语言。这中间包含着可以返回与不可以返回的两种东西,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混淆。据了解,在澳洲土著文化中它有数以三百计以上的名称?。南澳博物馆的人类学家NormanTindale博士根据他本人观察的经验,研究了飞去来器与杀手棒之间的区别?。
这样看来,以洋海墓中出土者为代表,*地区的飞去来器,与澳洲这类飞来器相比较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洋海的飞去来器,一端较长,一端略短一些,长端处都用刀削出手柄,便于把握。而澳洲的飞去来器,两端不但长短一致,形状也相似,并不以某一端特定作手柄。洋海飞去来器的短端,一般较为粗厚,长端上粗下细,使用起来,有明显的顺序差异。更多的时候,在制造时并没有彻底地照顾到飞行时的需要,而是将就原材料本身,尤其在角度这一点就表现的更明显了。洋海二号墓地M的飞去来器使用时折断,后得到精心修复。修复后的飞去来器,飞行时可能由于重量或结构的改变,有着与原有路径不同飞行。M棍体残断上还缠扎着皮条,无疑都会影响飞行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洋海墓地出土的飞去来器,在制造时并无统一的细节规划,只追求大体的形状,并且在使用损坏时进行修复,损坏的比例并不低。与澳洲制作精良,性能稳定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不过,在使用对象上都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地势低洼水禽出没的地方使用,即使在草甸草原上,基本上也没有飞行的障碍。洋海飞去来器被损坏的情况,可能是遇到某些树干如胡杨之类。洋海的飞去来器由于规制并无确定,器物角度跨度大,形制就材变化,这些肯定都会影响飞行,正如有些澳洲的飞去来器并不能回飞一样,洋海的飞去来器能否回归,尚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有待于以后的复制品实验。
五、结论
洋海墓地所在时代,人们的生计模式有牲畜的蓄养,马、羊拥有量的不断增加。种植农业,食物结构中粮食占有很大比重,鄯善苏贝希墓葬中出土糜子食品和糜子粥,或许就是当地种植?。狩猎活动在洋海人群中是另一个重要的生活来源,用于补充食品中蛋白的不足。
除弓箭外,飞去来器是洋海人的另一件重要的狩猎工具。飞去来器的猎狩对象是沼泽、湖泊边缘及草甸草原上栖息的水禽群。
洋海的飞去来器与澳洲的同类器相比较,后者双翼长短薄厚均衡,可以自由把握,掷后回飞;前者在形制上,随材质变化,并无一定规矩,横端较短,竖端稍长并有一握柄,便于投掷时把握。后者的飞行高度、飞行距离很可能超过前者。洋海器能否掷出后回飞,尚属没有解决的问题。
考古工作者虽然还没有找出与洋海墓地相对应的人类活动遗址,草原、湖泊、沼泽等混合景观附近应该就是洋海人的重要活动区。这种景观所特有的水禽群,也是以后考古调查或发掘时需要引起注意的,因为,有了弓箭和飞去来器之后,水禽群对于洋海人来说变得日益重要。与弓箭既可用于狩猎,又可用于战争的功能不同,飞去来器只是一种狩猎工具,并且目标指向非常单纯。但对于我们了解和理解洋海时期人们的生计模式、食物结构及其获取方法、手段、工具都有极大的帮助,传达许多过去不知的重要信息。
注释:
①关于洋海墓地的简要报告参看*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一号墓地发掘简报》、《鄯善县洋海二号墓地发掘简报》、《鄯善县洋海三号墓地发掘简报》,均载《*文物》年1期;另有更简略的报告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新收获》,《考古》年5期。本文线图底图照片分别由张永兵、于志勇先生提供,谨致谢意。
②*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新收获》,第5页,图八。
③哈密五堡墓地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年发掘的青铜时代墓地,共有29座墓,报告尚未发表。关于该墓地的一般情况参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十年》,*人民出版社,年,第3页;飞去来器亦见柳用能:《*古代文明》,*人民出版社,年,第20页。本文所引墓地情况由发掘者之一刘国瑞先生提供,线图承鲁礼鹏先生绘制,谨致谢意。
④陈星灿:《再谈飞去来器》,氏著《考古随笔》,文物出版社,年,第~页。
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文物》年4期,后收入王炳华等主编:《*文物考古新收获(续)———~》,*美术摄影出版社,年,第~页,图八·8。
⑥参见BenjaminRuhe、EricDarnell,Boomerang:HowToThrow,CatchandMakeTt,WorkmunPublishing,NewYork,,p10。
⑦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中译本,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泰勒指出在古埃及绘画中捕鸟者常把扁平而弯曲的金属棍投向野鸭群中。澳大利亚人不只用通常的方法投掷他们的木狼牙棒和斧,而且还会精制并投掷一种具广西师有惊人灵活性的稍微弯曲的斧。这种斧投出之后,与纸剪成的飞去来器相同,能回到投掷者的身边。
⑧????BenjaminRuheEircDarnell,Boomerang:HowToThrow,CatchandMakeTt,p10、p14、p13、p15、p17。
⑨科林·伦福儒等:《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陈星灿等中译本,文物出版社,年,第页。
⑩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张锡彤中译本,人民出版社,年,第60~61页。
?ThomasMitchell,ThreeExpeditionsintotheInteriorofEasterhAustralia,London,.转引自BenjaminRuheEircDarnell,Boomerang:HowToThrow,CatchandMakeTt,p14。?蒙发掘者张永兵先生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查尔斯·辛格主编:《技术史》第1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王前等中译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年,第~页。
?侯学煜编著:《中国的植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第~页。
?水涛:《*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氏著《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年,第11页。墓葬中还有一些更粗的芦苇,被用作搁墓主的腿。
?*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一号墓地发掘简报》,第26页。
?寿振*主编:《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科学出版社,年,第~页。
?*文物考古研究所:《鄯善县洋海二号墓简报》,《*文物》年1期,第42~44页。
?*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文物》年4期。后收入王炳华等主编:《*文物考古新收获(续)———~》,*美术摄影出版社,年。第页,另外,在距离苏贝希三号墓地东不足半公里处,考古工作者同时还发掘三座房址的居住遗址。出土文物与苏贝希墓地大多相同,约同属公元前3~5世纪。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住着多开间半地穴式的房屋,经营农业,种植糜子、*豆和葡萄,同时也采集野生植物种子食用。食物中主要是烹烤羊肉、糜饼和糜粥(参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文物》年2期,后收入王炳华等主编《*文物考古新收获(续)———~》,第~页)。
本文出自《考古与文物》年第3期,83-89页。
拨开层层泥土重现璀璨的古代文明
跨越时空隧道展露历史的真实面貌
往事娓娓道来
秘密层层剥开
零距离触摸古代文明
面对面感受历史故事
考古中国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