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打卡坎儿井,*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如果文字没能让你一览无余,就请看精彩视频,仔细看完精彩文章后,更有整个精彩视频等你来看,怎么,还不够,那就亲自来参观,感受一下吧!
朋友们都知道坎儿井是在*吐鲁番,但可能没有多少人详细了解它的全部,今天就带朋友们来坎儿井游览一番,对坎儿井有更深的了解。
(坎儿井乐园)
坎儿井是沙漠地区特有的一种水利工程,尤其是在*的吐鲁番地区广泛使用,总数高达一千一百多条,长度超过五千公里,而且坎儿井在*至少有年的历史。
在坎儿井外,有这样一块木牌,上面是坎儿井的简单介绍:
(坎儿井简介)
总觉得它是十分醒目的一块牌子。
坎儿井这一伟大工程,书写了历史上的不朽篇章,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说明它的伟大!
全*坎儿井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哈密两个地区,乌鲁木齐市,木垒县和阿图什市也有水坎儿井,历史上皮山县、喀什市、库车县、奇台县有过坎儿井,目前全部已干涸。
全*坎儿井最多时共有条,吐鲁番地区有条,哈密地区有条,其他地区有52条,在年仍然有水坎儿井条,干涸条,年条,又干涸条。
全*坎儿井暗渠的总长度为公里,明渠长度为公里,竖井总数为个,竖井总深度为公里,蓄水池(涝坝)总数为个。
首部井最深的坎儿井,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老城东门村的琼坎尔井,井深米。首部井最浅的坎儿井。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的英坎尔井,井深2.5米。
看到这些数据,是不是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伟大,不愧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啊!
01
(坎儿井乐园游客服务中心)
我们来到大门的入口处,就可以看出它的入口处设计得很有特点,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充分显示着坎儿井的一切。
进来后,我们首先看到了坎儿井的出水口,还是首次看到坎儿井呢。
出水口就是地下水,也就是坎儿井流出地面初次见到阳光的地方。
(明渠、暗渠交接出水口)
这口井的名称叫:英坎儿井,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亚尔村。水源:塔尔郎水系,开挖时间约年,总长度米,竖井总数眼,首部井深63米。流量48升每秒(年)。
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
(坎儿井运作示意图)
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坎儿井真的是吐鲁番人民的“母亲河“,“生命之泉”,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地形坡度,不用任何动力地将地下水引出地面灌溉农田,维系生命、孕育绿洲和绿洲文明。现在人们还在用它呢!
(坎儿井模型图)
看到这个模型,就等于看到了整个坎儿井运作时的样子,而且靠近天山!
所以,我们来到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算是来对了!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就算年代久远。至今,人们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呢!
进到坎儿井乐园的不远处,我就看到了这个,仔细一看是硅化木。
(硅化木)
硅化木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树木随着地壳的变化下沉,被泥沙埋藏并隔绝空气。
在长期重压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成为“石树”;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树木的原装,此树是由红松变为硅化木的。
看,这里有着很有特色的葡萄长廊。
(很有特色的葡萄长廊)
等葡萄熟的时候,满满的硕果挂在这条长廊上面,可是漂亮极了。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等七、八月份葡萄熟的时候,来这里最合适了。
这个壶是不是很大!
阿普图瓦(洗手壶》
这个是维吾尔族人用于洗手的壶,叫阿普图瓦,此阿普图瓦是用公斤*铜手工制作,高为4米,是目前*最大的阿普图瓦。
(乘凉休憩处)
这是根据葡萄晾干房的设计理念而设计的乘凉休憩处。
这里还有很多的凉床,是维吾尔族风格的特色板床,可供游客稍作休息。
紧接着,我们来到坎儿井取水、下井展区的地方,讲解员可是给我们普及了一下关于坎儿井的知识。
(手摇辘轳)
手摇辘轳(lùlu):
这个是原始的坎儿井升降设备,依靠人力从井底将土方运至地面,劳动强度大,因此只适用于竖井深度在10m以内的坎儿井的施工。
辘轳是什么意思呢?是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
(绞盘式辘轳)
绞盘式辘轳:
坎儿井匠人下井底时,由一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坐在绞盘架子上,用脚踏板控制下降速度。把匠人安全的送入上百米的井底,也可用畜力提土方用,在当时可以说是运用力学原理的较先进的升降设备。
(畜力辘轳)
畜力辘轳:
以畜力为动力的一种坎儿井升降设备,适用于竖井深度十几米坎儿井的施工,大大降低了人工开挖的劳动强度。
外面稍作游玩一番,来到了坎儿井博物馆的大厅。
在坎儿井博物馆的门前,我发现了这个塑像。
看着这个塑像,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水像母亲一样抚育着我们,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水、爱护水,知道水的来之不易。
02
这是坎儿井的俯瞰图,是人们辛苦劳作的成果,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水资源。
上图中,我们看到的一个个洞,就是古代工人冒着严寒酷暑,还有生命危险挖的坎儿井。
来到大厅,有很多古代挖井时用的工具。
(三头灯)
看到这个三头灯的时候,难以想象,人们在条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完成这么伟大的一项工程,真是了不起!所以,对于它的外观,总是感到有一丝新奇,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形状的灯呢!
(铜制定向灯)
这是铜制作而成的定向灯,挖井时用的。
(葫芦瓢)
还有这葫芦瓢,也是第一次见到呢!
提土柳筐,这是人们当时用的工具。
(提土柳筐)
看到这暗渠定向灯,就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劳作,辛苦挖坎儿井时的样子。
坎儿井暗渠定向灯,经北京大学鉴定年代距今±60年
大家都知道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生平事迹大家知道多少呢?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他也实施了很多不错的措施,给*人民带来了诸多益处。在道光二十二年(年)抵伊犁。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
在坎儿井博物馆,则看到了他的生平日记。
(林则徐日记)
林则徐日记:
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并,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似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查吐鲁番境内地亩,多系掘井取泉,以资浇灌,名曰卡井。每隔丈余,淘穵一口,连环导,水由井内通流,其利甚溥、其法颇奇,为关内外所仅见……
见"林则徐年谱:-页。
大概意思就是,在吐鲁番沿途可以看到很多的土坑,向当地人询问后,才知道是井,多以灌溉田地为主,每有一丈远,就有一口井,连环着的,对人们有诸多益处,这个方法很奇特,只有*才见。
这是*水利工程示意图,能让我们看到整个*的水资源,以及水电工程现状。
(水资源工程示意图)
环形阶梯,是走向暗渠必经的入口处。
进到暗渠,还是有一丝凉意的,不过很凉爽。
03
坎儿井是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竖井、暗渠、明渠以及涝坝。
(坎儿井暗渠参观点)
这是坎儿井的暗渠部分。
暗渠是将地下含水层的浅层水引出地面的主要工程,坎儿井的暗渠分为积水段和输水段两个部分,积水段部分较短,输水段部分较长,坎儿井暗渠的水源可分为田间渗漏和直接引出地下水两种。坎儿井暗渠输水既无需外接动力又防止蒸发,非灌溉期间生态植被被无偿供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坎儿井暗渠的长度最长可达十几千米,最短也就几十米或几米,暗渠最长的坎儿井,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村的米依木·阿吉王坎儿井,暗渠长度00米。
暗渠最短的坎儿井,位于哈密市柳树沟乡工一师村的王培青坎儿井,暗渠长度15米。
(竖井体验区)
竖井的作用:就是为了给暗渠打开通路,挖掘暗渠时将泥土提到地面,通风和采光,确定暗渠的走向,为坎儿井匠和维修人员上下暗渠提供升降通道,为暗渠劳作者提供生产、生活用品,升降各种工具等。
绝不是误传的只“为提取饮用水专用”,而且竖井还能作为升降梯的功能让工人上下传送通道,让劳作工人上下作业更加方便。
(竖井)
竖井数量最多的坎儿井,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泽日浦坎儿井村的吐依乎坎儿井,竖井数量为眼。
通常一条坎儿井会有不止一个竖井,有的甚至多达几百个,浅的有一米,而深的有一百多米,距离出水口最近的竖井是最浅的,而越靠近水源井会越来越深。
(明渠)
明渠是指坎儿井出水口到涝坝(蓄水池)的部分,明渠的作用是将从出水口流出的水输送到涝坝或农田,坎儿井明渠长短不一,有的刚从出水口流出地面就流入涝坝,有的长度也有几千米,坎儿井明渠的长度一般~米不等。
明渠最长的坎儿井,位于鄯善县连木沁镇连木沁巴扎村的多里坤琼坎尔井,长度为米。
(蓄水池,图片来自网络)
坎儿井涝坝也有人叫做蓄水池,坎儿井涝坝是根据坎儿井的水量定期蓄水、升温、集中灌溉的调节工程.
坎儿井涝坝周围常常绿荫葱葱,吸引各种生物,改善村庄小生态环境,解决人类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坎儿井涝坝的工程施工,一般就是挖掘长度为30米左右,宽度为20米左右,深度为1.5~2米左右,将土方堆积到边沿夯实,形成简单的口袋式士坝,再在下游做出带有溢水口、出水闸等设施的水坝。
(涝坝,图片来自网络)
坎儿井的涝坝顾名思义就是存水池的作用,根据水量来定期进行调节方便使用。
据说一直从事这项工程的挖渠工人,一般活不过三十岁,真的是很伟大,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坎儿井系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更是一个让无数人感叹的奇迹,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水资源。
从暗渠出来后,我们来到了坎儿井体验区,用手触摸了一下,还是很凉的。
水很清澈!想必也很甘甜呢!
旁边还有这样一个坎儿井水质分析测试报告,从里面各项指标来看,水质很好、无污染。
在途中,我们还发现了残疾人和轮椅人的专用梯子,是不是很人性化呢!
很细心,帮游客想得很周到。
04
坎儿井体验区的旁边。展示着各种工艺商品区。
最让我感到奇特的,就是用石头做的*瓜、香蕉、茄子,卖主说一根要元!不过报价不等于成交价,大家要记得杀价啊!
(石头做的*瓜)
全部都是用石头做的,连里面也都是绿的,至于什么材质具体也不知道,大家可以一起研究研究!
走出这里,回到地面,看到了很多民族服饰,还有漂亮的丝巾,羊绒披肩、围巾等等,可以买回去留作纪念。
走着走着,我们进入了吐鲁番特有的维吾尔族传统晾干房,这里挂满了道具葡萄,供游客拍照、摄影,不过拍照需要收费的奥!
(葡萄干道具)
最后,我们来到这里,是不是也很有寓意。
这口井代表着人们劳动后的成果,先苦后甜。旁边以扳手腕来娱乐,都足以看出人们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的身影。
(扳手腕,我也来试试)
坎儿井写下了人类与干旱作斗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篇章,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大自然,并且还利用了大自然,珍惜水资源,从点滴做起!!!
我是来自台湾的陈文雄,我爱*!
喜欢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