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鲁番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交汇,是南北疆、东疆的纽带,是*率先发展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离省会乌鲁木齐仅公里,而且还是多民族居住地,各少数民族仍保持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民居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非物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吐鲁番具有独特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环境,加之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吐鲁番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吐鲁番烽燧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级文化保护单位3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吐鲁番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鄯善县鲁克沁镇),国家级历史文化民村1个(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区)。
全市有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78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吐鲁番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全、禀赋高、组合多样,尤其是那些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城遗址遗迹具有世界人文意义的生态景观,使其与同类旅游目的地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吐鲁番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已成为吐鲁番市一张亮丽的名片。目前吐鲁番地区已开发旅游景点27处,其中A级景区17个,A级景区中5A景区1个,4A景区5个,3A景区7个,2A景区4个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数十个。具体如下表:
种类数量景区名称5A景区1个葡萄沟景区4A景区5个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民俗园、火焰山景区、库木塔格沙漠景区、吐鲁番博物馆3A景区7个吐峪沟景区、盘古尔怪石林景区、艾丁湖景区、楼兰酒庄、交河故城、交河驿.坎儿井源、葡萄乐园2A景区4个郡王府影视城、交河古村、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杏花村、鄯善车师酒庄其他代表性景点数十个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台藏塔、苏公塔、沙漠植物园、大漠土艺馆、火云谷等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再加上葡萄展览馆、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大漠土艺馆、西州天圣园、坎儿井民俗馆、坎儿井游乐园、吐鲁番博物馆、葡萄长廊、西域影视城、旅游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以及吐鲁番丝绸之路葡萄节、杏花旅游节、吐鲁番桑葚节、斗鸡民俗文化节和沙漠之春旅游文化节等现代节庆活动的举办,都丰富了吐鲁番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吐鲁番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文化资源现状。吐鲁番市共有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各一座,乡镇综合文化站31个,农家书屋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2个,村民小组(小队)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基本实现了全市所有社区、行*村全覆盖。
年以来,吐鲁番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旅游+非遗”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借助*春季旅游博览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等重大旅游文化活动搭建非遗及文创产品展示、销售平台,通过宣传、展示,提升吐鲁番文化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吐鲁番感受西域文化魅力、体验独特旅游之乐。
(二)旅游发展现状。吐鲁番旅游曾经在全疆独领风骚,入境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达到顶峰,并逐渐形成了以入境游为主,酒店一房难求的现象。吐鲁番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吐鲁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重要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但近十年以来,吐鲁番旅游发展虽然从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规模上都大幅提升,但与许多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品牌影响力虽大,但整个旅游产业却呈现“小、散、弱”的特点。再加上*伊犁州、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州等纷纷抢抓旅游发展机遇,相继制定产业发展优惠*策,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吐鲁番旅游昔日老大的位置在削弱。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特别是疆外游客基本腰斩。
(三)配套设施情况。在旅游基础设施上,交河机场、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这里交汇,与吐鲁番机场、G30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连接南北、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和便捷交通优势,为外地游客到吐鲁番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吐鲁番全市旅行社19家,星级酒店及社会宾馆家,其中星级酒店29家,星级农家乐44家,其他非星级农家乐、家访点家,所有宾馆酒店可提供的床位约2.63万个。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为吐鲁番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交通、接待、导游服务等基础条件,但绝大部分景区配套服务水平如整体环境卫生、住宿条件、餐饮条件等都还远远达不到所期望的标准。
(四)年旅游情况分析。
1、旅游总体分析。年吐鲁番市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45.42%,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51.4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09万人次,同比增长45.73%,国内旅游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49.83%;接待入境游客13.57万人次,实现入境旅游收入2.39亿元。年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
2、景区旅游接情况。年吐鲁番市14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占吐鲁番市接待游客总量的39.72%。其中葡萄沟景区接待游客量最高,全年共接待游客.69万人次,占14个景区游客接待总量的43.71%;火焰山景区作为吐鲁番市著名“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占吐鲁番市接待游客总量的17.30%;库木塔格沙漠景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种类多样的沙漠体验项目,不断增强游客们出游意愿,沙漠一日游备受游客喜爱,年接待游客.64万人次,占吐鲁番市接待游客总量的14.62%。年吐鲁番市各景区的旅游接待情况详见下表:
3、国内游客情况分析。
疆内外游客数量。年吐鲁番市接待疆内游客.37万人次,占接待国内游客总数的71.56%,接待疆外游客.72万人次,占比28.44%。
游客出行时间分析。年吐鲁番市接待国内游客中,一日游游客.57万人次,占比75.44%;过夜游游客.52万人次,占比24.56%。
游客出游方式分析。年,来吐鲁番市的游客主要以自驾游为主,接待量占比70.26%;自助游接待量占比18.14%;团队游接待量占比11.60%。
游客旅游消费构成。年,吐鲁番市接待国内游客.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亿元,游客人均花费元。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消费细目分析来看,占比较高的为交通、住宿、餐饮,分别为26.71%、17.05%、16.05%。
三、吐鲁番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定位不清晰。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吐鲁番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吐鲁番的葡萄、吐鲁番盆地、《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丝绸之路等形象要素为人们所熟悉,但在文化旅游业的宣传促销上却缺乏鲜明的整体旅游形象支撑,借助旅游资源禀赋,完全可以产生巨大的品牌价值,但旅游景点招商缺乏统一规划,景区同质化比较严重,部分核心景点都被民营经济掌控,甚至存在恶性竞争,文化旅游未形成合力。如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民俗园、交河驿.坎儿井源,名称很难区分各自的差异;长沙葡萄公园、湘潭葡萄公园等主题公园基本都是一个模式,其实都是“夜经济”场地;火焰山景区,紧密相连却被分割成两个“火焰山”和“芭蕉扇”两个景点。
(二)旅游景区投入不足。区域旅游开发是一种高投入的投资行为,项目开发和建设需要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和保障。但从整体看,吐鲁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收入排名在*处于中下游水平。由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薄弱,经济总量偏低,使其难以对旅游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而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外部资金进入,稳定性较差,且难以保证能适应整体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旅游民宿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存在“重量轻质、房多床少、设施简陋、以次充好、卫生脏乱”等突出问题。
(三)精品旅游线路短缺。吐鲁番拥有国家级、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仅有部分资源处于开发、发展阶段,多数资源还处于待开发阶段。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初级的利用,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缺乏有效的挖掘展示。同时,已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其体验性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一节游”和“一日游”现象十分严重,年以来,“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60%以上。
(四)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一是吐鲁番有相当一部分景区为历史遗址、博物馆和展览馆等人文景区,这类景区的旅游解说极其重要,然而景区缺乏有经验的优秀讲解员,极大地影响了游客对景区及吐鲁番文化的认知。二是懂旅游商业运作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也较匮乏,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三是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所导致的服务内容与服务品质的欠缺,也制约着吐鲁番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运营机构分散。吐鲁番共有4个旅游投资公司,由吐鲁番市、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各控制一家。具体如下:
单位名称控股股东成立时间注册资本吐鲁番西域旅投有限公司吐鲁番市国资委年7月万元吐鲁番昌河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高昌区国资委年1月万元鄯善县火焰山旅游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鄯善县国资委年4月万元托克逊白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托克逊财*局年8月万元一方面,在旅游景点的设置上,市级与一区两县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作为旅游投资、开发运营机构,注册资本严重偏少,基本无法满足旅游投资、开发“高投入”的要求。
(六)宣传工作做得不够。一是宣传内容上对旅游资源灿烂多彩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景观特性挖掘不够,具体景点宣传上泛泛而谈,没有实行差异化推介,比如很多游客去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就不去看其他古建筑了,都认为差不多。二是没有将地方特色形成地域品牌,如托克逊的黑山羊、拌面等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不来吐鲁番都不知道这些地方特色。三是吐鲁番对外宣传偏重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农产品,对地方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宣传偏少。
四、吐鲁番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一)扎实做好文旅整体规划。一是坚持“全域示范、规划引领”,谋划全市文化旅游未来发展思路,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总体规划,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二是进一步统筹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态。
(二)继续加大景区资金投入。一是要继续加大对核心景区配套设施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卫生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二是引导文化和旅游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引入社会资本、产业基金等深度参与,积极争取发行文化产业专项债券。三是逐步构建5A级等核心旅游景区持续开展景区安全、质量、秩序常态化监管机制。四是创新旅游住宿业管理,实施旅游民宿、精品旅游酒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标准,积极申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五是从规范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服务提供者、消费者的关系入手,满足游客观光游览的服务需求;对涉及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进行统一规定,制定相关行业的服务标准,引导游客明白消费情况,让服务人员工作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六是积极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建设主体,加快完成旅游厕所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三)亟需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一是建立特色产品集群,如采取“定制旅游产品、灵活串联旅游线路、互动连接旅游体验”等方式,有效提升游客体验,重点开发“二日游、三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二是充分结合吐鲁番学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引进宋城演艺这一类专业公司,利用现代科技打造类似“宁乡炭河古城”一样的场景演艺剧,即充分展示本地文化,又能吸引游客。
(四)培养旅游专业服务团队。一是开展文化旅游行业培训工作。如历史文化培训、服务技能培训、商业运作培训等,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模式,邀请相关专家到吐鲁番来或者组团到沿海城市去,传授和学习文化旅游管理经验、服务技能经验、商业运作经验。二是强化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加快引进、培育乡村旅游规划创意、营销策划、经验管理、乡土导游等紧缺型人才,开展常态化的导游、民宿、服务等培训工作,建立乡村规范的导游队伍,培养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让游客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优质的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讲好吐鲁番故事,树立吐鲁番形象。
(五)引入战略投资者整合市场。一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具有资金实力和旅游资源的机构(如中惠旅、宋城演艺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运营,完成吐鲁番国企混改,让本地资源和外部资本有效融合。既可以引进外部优秀的管理经验,又可以充实吐鲁番本地运营公司资本实力,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充分进行文旅资源和品牌的有效整合。二是整合运营机构。按照“一盘棋”的思路,要对本地小而散的运营机构统一整合,打造吐鲁番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形成所有景区“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品牌形象”,推进景区服务质量、产品业态全面升级。
(六)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宣传。一是重点加大对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播,如世界闻名的“吐鲁番学”,与科研院校深入研究,树立文化旅游“地标”形象;通过举办文化交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形式,让吐鲁番的文化遗产。二是进一步挖掘民间艺术,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加强对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宣传。
供稿
刘亚*
编辑
陆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