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吐鲁番历史,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今天的《博物馆故事》,带大家去探秘吐鲁番馕的前世今生。
提起*美食,馕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各族人民最喜爱、日常生活重要的食品之一,馕的历史悠久,寓意着圆满团圆,象征着和谐稳定和团结互助。
“馕”古代称为“胡饼”“炉饼”
吐鲁番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馕”古代称为“胡饼”“炉饼”。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了残馕,其制作形式和现在的馕一样,专家鉴定这些馕是唐代的陪葬品。自治区博物馆陈列吐鲁番出土唐朝的馕,说明两千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美味的馕了。讲解员阿依努尔·卡得尔说:“馕在*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在我国的许多文献上都有记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描写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描写的正是*的特产馕。”
此外,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在诗篇中描写过馕。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摘录了“食经”做馕的技术资料,可见馕在中国食谱中由来已久。
营养馕
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小的馕花色品种、制作工艺和营养价值都有很大提高和改进。早期的馕坑位于地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是第一代的馕坑。随着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馕坑逐渐从地下走到地上,进入第二代馕坑;打馕师傅用干土、红砖等在地面垒砌馕坑,馕坑旁边还有晾馕展示平台,供人们选购。随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馕进入到了3.0时代,从传统走向现代,馕与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内涵,延伸产业,衍生出馕文化和馕产业,实现了现代化生产,走上规模和产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馕种类大概有多种,按制作方法分为馅儿馕和传统馕,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胡萝卜馕、卷饼馕,近年来出现了玫瑰花馕、辣皮子馕等,品种美味越来越丰富。
馕产业园
今年,吐鲁番馕产业园在高昌区新城西门村建成,占地面积亩,是吐鲁番市重点打造以馕文化为主题,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游客体验为一体的馕产业园区。游客刘丽说:“我们是慕名到这个馕产业一条街来的,看到很多品种的馕,样子非常漂亮,味道也很好,吐鲁番的馕果然是名不虚传。”
“馕”
吐鲁番馕产业园全面建成投产后,日可生产馕10多万个,安置就业人,辐射带动就业一万人,人均年收入3-4万元。按照“产业发展+文化展示+培训就业+旅游观光”的模式,探索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充分挖掘馕的历史文化内涵,强力打造吐鲁番馕绿色优质的品牌,把馕产业做成旅游美食的特色名片,让吐鲁番的馕走出国门、飘香世界。
“馕”企业+合作社+农户+实体店+电商
高昌区新城片区管委会*工委书记陈家存说:“馕产业园通过整合高昌区周边乡镇打馕小作坊、合作社等,推动馕产业由个体经营向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实体店+电商’的经营模式,建立从采购到生产,从仓储物流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逐步形成‘线上+线下’‘订单+零售’的模式,积极带动吐鲁番旅游业、餐饮业的蓬勃发展。”
吐鲁番市馕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西克然木·吾甫尔说:“到目前为止,全市组建成立了88家馕产业合作社,0多个馕坑。我们加大培训力度,把馕产业结合脱贫工作、就业工作、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各级合作社积极性,提高吐鲁番馕的品质。”
来源:吐鲁番广播电视台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蔡银花审核:王璞
博物馆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