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具国,男,宁夏隆德人,文学爱好者。作品见于《西北文艺》,《归来诗刊》,《六盘山诗文》,《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西部散文选刊》,部分作品入选纸刊,喜欢用朴实的文笔写出乡土人情。
初赴*
“都说*是个好地方,花儿飘飘拉面香,到达吐鲁番,再过火焰山,哈密瓜,吃不完,香甜可口真留恋……”听着这缭人的花儿,我的思绪飘向了二零零七年的九月份。时值秋后农忙季节,全县一年一度的“万人进疆”民生工程在隆德县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大型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由*府部门牵头,工作人员亲自带队,县乡成千号拾花工直赴*一四二团进行本年度的棉花釆摘工作。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进疆,小时候常听大人们都要上*挣钱,所以我对*感到格外新奇,这次要亲自赴疆,心情激动不已,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杨河乡*府的工作人员算上我刚好是八个人,在乡长的带领下,我们和全乡百号拾花工们一同乘坐本县专列直达固原市体育场,共同来参加本年度的拾花工欢送仪式。体育场中站满了来自全县十三个乡镇的上千号人,每个乡镇的队伍中都有一个戴着红色鸭舌帽的代表,他手中撑着本乡镇的牌子上面写着某某乡(镇),后面的拾花工们头戴白色鸭舌帽,上面写着某某乡(镇)以便带队人员好区分便于管理。会场人山人海,气球彩带飘向上空,热闹非凡,在几门礼炮声中会议正式开始,各级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会场中掌声如雷。会毕我们伙同拾花工们直达固原市火车站,一看表巳是晚上七点钟了。八点半我们准时坐上了直达*的专列火车,这是我有生以来首次坐火车,长长的车箱互相连接在一起,宛如一条长龙卧在铁轨之上颇为壮观。每个乡镇的拾花工安排一节车箱,坐不下时再溶入其他乡镇的车箱就坐。车箱两边的行李架上摆满了行李,火车正式起程后发出“隆隆,咔咔”声响,再向车窗外望去,城市的灯火阑珊慢慢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车顶满天的星星在闪烁。走*其实二分之一的路程要耗在甘肃境内,一路上是拾花工们惊奇与吵闹的声音,有嗑瓜子的,有泡吃方便面的,有唱歌子的,好不热闹。中途有上厕所的人要经过几节车箱才能到达目的地还要排队等候真够麻烦的,所以我宁愿少喝点水也不等候排队。晚上十点过后,拾花工们有了睡意,有些人便一头爬在火车座位前的小桌上打起呼噜来,一起一伏带有节奏感。我却无半分睡意。这时邻座红旗村一个姓杨的拾花工随口唱起了歌子“大阪城的姑娘”我也附合着他大声唱起来,顿时车箱里响起一片片掌声给这趟专列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一直到凌晨一点后我的两眼皮开始打架但让我坐着睡觉门都没有。无意间我看到几个调皮点的拾花工直接爬上行李架倒头便睡,不一会儿列车巡视员喊他们下来,他们垂头丧气地只好下榻另谋出路,有个拾花工直接钻进座位下面铺上一张报纸一头倒地进入梦乡。由于过度疲惫我也没想太多也一头钻进座位下面躺下,一股脚臭味扑鼻而来致使我不得不再次爬出原地就坐。后来看到巡视员远去的身影我索性爬上头顶的行李架一觉扯到天亮。火车一路经甘肃张掖,武威,酒泉等地便到*哈密地界,一股热气从窗外扑将而来很是燥热,拾花工们男的直接脱掉上衣只穿一背心,女的上身留一衬衣为了能凉快点。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弋壁滩,荒无人烟,其实途经甘肃沿路也是这种景象,叫人好不凄凉,也许火车的行程沿路都是这样专意避开喧哗的村庄吧。由于我们的专列是最旧的一列火车所以一路行驶起来如蜗牛爬行,刚哈密到吐鲁番就走了一天一夜。第二日中午两点左右火车才达石河子站口,我们带的拾花工暂时编在张程乡队伍中管理,按照安排我们八人在石河子下了车准备一些档案资料,火车拉着拾花工们直赴一四二团各连队去报到。石河子是一座绿色环保城市,绿树成荫,街道宽敞明亮,卫生干净整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真是美到了极致。我们在市中心“友谊宾馆”住了一宿,馆内花园中立一石碑上面刻有王震同志的亲笔题词。当夜我们逛了石河子夜市,眼前是灯的海洋,街面上到处散发着香气,我们在一个宽敞明亮的餐厅里品尝了*正宗的哈密瓜,吃了*的烤羊肉串,真是美好的一个晚上。次日天亮,我们离开石河子市坐班车直达一四二团十四连,沿途顺便买了些维族同胞做的馕,咬在口中如牛筋一样柔吃起来很是费劲,但后味很香。约莫两小时后到达十四连。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棉花地,每亩棉花地头零零落落地竖着低矮的房子,这种房子不撒瓦,这是本地的民俗。我是头一次在地中见到棉花感觉特象老家的荞麦,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茎,雪白的棉花嵌进花苞里,四处传来一片片嗡嗡声响,这便是传说中*的蚊子,它们在棉花地里肆无忌惮地飞舞。我们一块的几个同事上厕所的瞬间被这家伙亲了屁股肿起大包难受极了。我们和拾花工住一起,因为燥热的缘故屋子里苍蝇成群结队不愿离去,幸好我们带有蚊香,蚊香点着后它们惊慌逃窜当晚我们才睡了个安稳觉。连队很燥热,白天你脖子上要搭一个毛巾随时要准备擦汗。我们同拾花工一同用餐,一锅洋芋白面饭勺入碗中,因为人多的缘故吧吃起来就是香。十四连的正中心建有一高耸入云的水塔便是这个连的标志性建筑,塔下一股清水哗哗直流而下,人们即可以喝又可以洗衣服,真是方便极了。连里的农户们对我们宁夏人很热情,见面露笑,其实他们远被我们宁夏人勤快能干。听说全国河南,四川人最能吃苦也许他们大多是这两地迁来的吧。听连里的老人们说这儿的房屋虽然简陋但住户非常有钱,他们成百亩的种植棉花,每逢拾花季节都忙不过来,只能雇佣劳力来完成棉花的采摘工作。每年从宁夏而来的拾花工在回家时钱挣了一扎子不说还带上了头等棉花给老家屋子再添新被,真是暖和舒适。真正的拾花要三个月时间,即头遍花,二遍花,三遍花,第三次棉花采摘完毕可以打道回府了。返回时,有些青年男女在棉花地里相互帮忙时滋生爱意,他(她)们坐在一起既挣到了钱又获得了爱情,真是双丰收。在十四连呆了足足一周,见识了什么叫劳动?什么叫热火朝天?由于工作的调配我们八人中四人需返回单位工作。我和娟子,欣贤,老徐四人从连队直达乌鲁木齐汽车站,到站时已是晚上八点,乌鲁木齐市被灯光装扮得好是美丽壮观,宏伟阔气。当晚,我们在市中心山西行子里吃了乌鲁木齐的正宗牛肉拉面,维族人做的宽带拉面好吃极了,至今余味犹在让人嘴馋,在宾馆住了一宿次日便起程直达固原市。这次我们四人选坐快客,为的是一路观光,途经火焰山时巳是下午四点,一股股热气扑天盖地席卷而来能把人当场烧熟,电视剧《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尽现眼前,大山火一样的红无一丝绿色,太阳和云彩都被火红的山映红了半边,路边几个维族老人头戴花边圆帽,满脸的胡须,他们正坐在路边的凉伞下手里拿着扇子不停地煽动,他们不断地吆喝着:“卖葡萄干,吐鲁番正宗的葡萄干”一箱箱葡萄干堆起一堵堵墙,老远便能闻到葡萄的香味,我们各买了一些葡萄干带回家以做纪念。这次去*来回往返共十天时间,我亲眼见到了亚州最大的风力发电站,目睹了*地域辽阔,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场景,品尝了*的特产哈密瓜和烤羊肉,第一次坐了火车,首次见到了地里的棉花,第一次被*的蚊子叮咬,这次赴疆最重要的感触是---我亲眼见证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伟大!屈指来算从*返回老家已十五载春秋了,*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个好地方,我渴望能在后半生抛开所有的烦恼忧愁再赴一次*。《底线文学》微刊
主办:《底线文学》编辑部
编委会成员
胡胡吴朝标刘跃兵铄城陈华美
肖月泛舟李舒兰阿牧
总编:胡胡主编:肖月
责任编辑泛舟阿牧李舒兰
本期责编:阿牧
底线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