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火车抵达吐鲁番站,已是八月的最后一天。出火车站,三三两两的人流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关于吐鲁番火车站的位置,在进疆前就已经查询过,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车站,距离吐鲁番市区50多公里,应该是目前我所到达的城市中距离市区最远的老火车站。
说实话,相当于在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半到达*的一座陌生城市,我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所以并没有跟随出站的人流直接拼车到市区。我的担忧或许有点多余,但一个人小心点总归没错。
好在,火车站就在大河沿镇,出站不远就能看到一些商铺,相比于其他城市高铁站周边的荒无人烟来说算是一点安慰。一路走一路拒绝了一个又一个前来搭讪拼车的司机。
终于看到了一家亮灯的简易早餐店,这个时间点填饱肚子也好,可老板说还要等等,早餐还没做好,那就先歇歇脚吧。顺便也问了下老板,得知从火车站到吐鲁番市区只能拼车,没有其他办法。之前也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的信息,有的说有公交,有的说没有,有的说可以做客运班车。事实证明,在*,网上的很多信息只能是参考。
简单吃了早饭,天还未亮,看了下地图,大河沿汽车站就在附近,于是决定前往探探情况。
一个人走在空旷的乡镇街道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想着如果有班车到吐鲁番市区最好不过。然而当大河沿汽车站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就感觉情况不妙。车站看起来有些荒废,不像是一座还在运营的车站,想问问这里有去哪里的班车,可惜看不到一个人。
早上七点多,天亮了一些,我徘徊在大河沿汽车站附近,想着还是得回到火车站附近拼车到市区。路上,一个司机看了看我对另一个司机说,这人在这转悠了好久,也不知道要去哪,问了也不说。我想他可能以为我迷路了,其实我只是在寻找可靠的拼车目标。
最终,我以25元的价格上了一辆坐有一名乘客的私家车,后来又上来一个经常往来吐鲁番火车站和市区的当地人,给价20元,我又还价到20元。想一想,司机也算是厚道了,没怎么宰客,第二日从市区返回到吐鲁番火车站的拼车价格也是25元一人。
根据地图显示的地址,司机直接将我送到了目的地,一家有小毛驴的青旅,一切顺利。
虽说至此我已经折腾了几个小时,但吐鲁番的一天才刚刚苏醒。办理好入住,在青旅的院子里碰到一位从成都带着儿子来*旅游的大姐。闲聊了几句,话很投机,正巧也准备和儿子出去走走,于是我们决定同行。
如今出门旅行带着孩子的很多,去住青旅的家长却很少见,我觉得这位大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值得现在的父母学习。聊天中得知,大姐和儿子已从南疆转了一圈准备返回了,从谈吐中能感觉到,大姐家里的生活条件不会太差,而带着孩子住青旅也并非是贪图便宜,她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学会自己铺床单拆被子,而不是像现在大多数孩子一样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这种观点我个人是十分认同的,反而觉得那些一提到青旅就表现出难以接受的人应该实际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能够在青旅刚刚认识就能一起同行的原因吧。
很是羡慕小朋友能有这样一位母亲,在读书的年纪就已经到过*这么遥远的地方,我想,这一趟*之行孩子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在繁忙的补习班中永远也收获不到了。
不过,我这个人记性不好,也不太喜欢过多询问别人的个人情况,貌似直到离开吐鲁番的那一刻都没有问起大姐姓什么甚至孩子上几年级了,印象中貌似是上小学的年纪吧。
等大姐的儿子起床洗漱好,我们便向郡王府和苏公塔出发了。
我所住的青旅,拥有一片葡萄园,只不过时间来得有些晚了,成熟的葡萄已经被摘光。大概这里属于吐鲁番的城郊结合处,稍微有些偏僻,好在离博物馆很近,除此之外周边可以自行前往的只有郡王府和苏公塔了,我们决定步行前往。
在从青旅出来没多久,一位当地维族老大爷的举动让我对吐鲁番人民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好感。
*的蔬菜资源是很匮乏的,但水果绝对能满足你的口福。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载有一车葡萄的维族老大爷,推测应该是刚刚采摘下来准备去售卖。于是大姐上前本想问问价格,提出想买一点尝尝。老人貌似听不太懂汉语,不过通过眼神的交流应该明白了我们的意思。迅速拿起一大串葡萄直接塞给我们,大姐有点过意不去掏出一些现金给老人,可老大爷反复推脱怎么都不肯收下。
一串葡萄不多,在盛产葡萄的*甚至很廉价,但这样一位不太懂汉语的老人能将一串葡萄无偿分享给我们几个陌生人,实在让我意外,也让我入疆后第一次感受到维族人的淳朴。老大爷不经意间带给我的温暖已经超过吐鲁番火炉般的温度。
忘记了后来同行的小伙伴中不知谁随口而出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感慨地说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错误去否定一类人甚至是一个民族。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搞一刀切,因为这是处理复杂问题最高效简单粗暴的方式,但这种处理原则往往不会起到最得人心的效果。客观地说,在我差不多二十天的*行程中,维族人给我的感受还是很淳朴的,尤其是他们的眼睛有种透明般的清澈。至少在我们生活的大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冷漠是一种常态,更不要提有人会心甘情愿给陌生人一点东西,尤其在看出你是游客的情况下,宰你还来不及呢。
从青旅到郡王府走路还是有点距离的,我们顶着近40度的大太阳,穿过林荫小路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
虽然是旅游旺季,但郡王府的名气远不如吐鲁番的其他景点,人自然不多,逛起来倒也舒服。郡王府目前的建筑也是后来复建的,不过门票不贵还是可以进去感受一下。
对了,在郡王府里不要忘记站在高点远眺苏公塔,这里是看苏公塔全貌比较好的位置。
郡王府出来几步路就是苏公塔。苏公塔的历史确实已经有多年了,虽是一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但造型却比较独特,我还是很好奇想进去看个究竟,虽然我预计到了这会是个让我失望的景点。
大姐应该也游历过很多地方,和我一样也想象到了里面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不打算进去。
如果我没有记错,大姐和儿子应该是当晚的火车准备返程,所以剩下的时间在苏公塔和另外一个较远的景点只能选择一个游玩。大姐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很严格的,但在很多事情上又给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孩子选择了苏公塔,于是大姐让我带着孩子进入景区。大姐也是放心,在*这么大的地方将孩子交给一个陌生人,虽然小朋友已经不小了,这或许也是旅行中遇到的人相互之间一种说不出的信任吧。
苏公塔,和我预想的没有任何差别,真的只是一个从外面和里面看没有太大区别的塔,唯一可以多看到一点的就是塔底做礼拜的地方还可以参观一下,仅此而已。
既然我没想它带给我什么惊喜,也就没什么失望可言。预知到了结果却还要选择,就没什么后悔可言。
从苏公塔出来已是下午,正好也是*的午饭时间,我们三人的肚子也叫了许久。返回青旅的路上,大姐买了一个哈密瓜,好像只要5块钱,我们边吃边走,又软又甜的果肉瞬间化解了身体的疲惫,和在内地超市买到的哈密瓜真的是天壤之别。在哈密没有尝到的瓜,在吐鲁番如愿了。
在快到青旅的路边,一家当地人吃饭的露天餐馆吸引了大姐的注意,看了看还是挺有食欲的,这就是*著名的拉条子,也就是拌面。我们三人找了位置坐下,混在维族当地人群中,反而成了异类。
一碗拉条子15元,这是在*最经济实惠的饮食选择了,因为面是可以无限量加的,只要你能吃得下,老板绝对会满足你,这也是*人的习惯。以至于在*的后半段旅行,我又在到处找米饭吃。
返回到青旅,差不多已是三点,休息片刻,我们决定继续走路去博物馆。青旅距离博物馆只有1公里左右,步行前往十分方便。
这么多年来去过的博物馆不多但也不算少,除去几个博物院级别的,其他馆的展览都没有太大亮点,无非是从物种起源说起。吐鲁番博物馆还是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最大的亮点是将干尸的陈列作为一个专题展厅,算是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博物馆。已有千年的古尸牙齿至今保存完整,确实大开眼界。
因为大姐和儿子赶时间,我们在博物馆也就分别行动了。和大姐母子认识的时间很短,一起游玩的时间也不长,虽然时隔两年多很多细节已经记不起来,但相处的画面还是记忆犹新的。除了留有